伊莉討論區

標題: 關羽信仰的盛行 [打印本頁]

作者: 一狐狸一    時間: 2020-9-24 11:18 PM     標題: 關羽信仰的盛行

本帖最後由 一狐狸一 於 2020-9-24 11:24 PM 編輯

會寫這篇是因為剛好前陣子在別的討論區看到相關論述,亦即"明朝以前的武聖一直都是岳飛,只是因為清朝人要貶抑抗金的岳飛,外加三國演義興盛,所以才捧關羽信仰"。
其實這真的已經是爛大街的傳言了,在下原本認為在資訊普及的現在應該稍微查點資料就會知道此說破綻甚多,不過發現還是很多人仍據此認定關羽信仰是清朝後才興盛、網路依然類似觀點的農場文不斷,因此想就此趁機再來討論一下。
其實網路查一下相關史料、wiki查找一下"關羽信仰",在下所言的資料都已有先進提過,在本版gp兄以前PO過"關羽神話由來"也是為了澄清此謠言;就權當在下對此話題做個整理跟補充,順便推廣一下大家不要再相信此謠言了(又或者如果有什麼關鍵證據拿來打在下臉、翻轉在下想法的,當然也歡迎補充)。

宋到元之間的關羽信仰
在gp兄的文章"關羽神話由來"大致就已提過,關羽信仰在宋朝就已經相當盛行。北宋時期,愛封神的宋徽宗時期,就將關羽封為"義勇武安王";南宋時期的宋高宗、孝宗亦有在此名稱上多作追封,到元代已成為"壯穆義勇武安英濟王、護國崇寧真君"的稱號。
這表示官方方面已給關羽信仰不低的地位,而民間亦有此記述(一時沒找到標點符號版本,此標點為在下僭越自行標上方便閱讀用的):
王諱羽,字雲長,姓闗氏。解梁人,起義於涿郡、戰爭於徐兗、犇走於冀豫、立功於江淮,而歿於荊楚,其英靈義烈遍天下。故所在廟祀,福善禍惡、神威赫然。人咸畏而敬之,而燕趙荊楚為尤篤,郡國州縣、鄉邑閭井皆有

表示不管官方或民間,關羽信仰在宋代到元代之間已經頗為盛行(也因此跟三國演義無關,但可能其推廣跟宋代的說書文化相關)。

明朝的關羽與岳飛信仰
那改來比較明朝的地位,從朱元璋開始,就已將關羽在都城單獨立廟祭祀(紀載於大明會典卷之九十三),同時岳飛還只能做為"陪饗功臣"而已;當然因為朱元璋沒有追封神的習慣,此時亦無進一步追封關羽(當然也就沒追封岳飛)。到了愛追封的明神宗,一路就將關羽封到了"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也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關帝,因此至少"關帝"此名詞明朝就存在,並非清朝官方才認證;明神宗萬曆當然也有追封岳飛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廟法天尊岳聖帝君",以此來看,我們頂多說在追封鼎盛時期,官方上關羽跟岳飛頂多也是"不相上下",而無"岳飛大於關羽"之說
不過以《萬曆野獲編》內容來看:
蜀漢關壯繆侯,本朝所最崇奉,至今上,累加至大帝天尊之號而極矣。或云上夢有異感,遂進此銜名,未知果否。然又加南宋岳鄂王諡號,見之誥詞,不下壯繆,則海內或未及聞也。

以"本朝最崇奉"、"極矣"來看,官方上關羽還是略高於岳飛;且民間來看,岳飛信仰"海內或未及聞也",表示相對來說,民間並無廣泛的岳飛信仰。

關羽信仰之盛在其他地方亦可印證,在萬曆年間的《粵劍編卷之二》(注意這是遠在東南方的地方人民的信仰記述):
因詢所奉何神,謂人有疾病,惟禱於大士及祀城隍以祈福;行旅乞安,則禱於漢壽亭侯

東北方呢?萬曆援朝時期,明朝將士要求朝鮮在當地建立的廟,亦是關羽廟,並由朝鮮官方祭拜,見於《宣祖實錄》(1598年):
禮曹啓曰: "關王廟致祭之儀, 我國前所未有, 而禮節未講, 固難率爾處之。 但天將固請, 則勢不得已, 姑依備邊司啓辭, 只行焚香致敬之儀何如?" 傳曰: "依啓。"

《宣祖實錄》在此段前後有一連串辯論拉扯,但可看出明朝將軍的強勢要求,藉此看出在民眾心中的關羽信仰之重。明朝將士甚至自掏腰包幫忙朝顯立廟("仍給報施銀五十兩而去。 麻爺(麻貴)今日亦送五十兩, 邢軍門、陳御史、梁按察, 亦必依此送之矣。"),朝鮮的關羽信仰可能也是此時開始發展。

清朝的關羽信仰與岳飛地位

所以說,到了清朝雖然也有很廣泛的關羽信仰,官方祭祀亦直接包含關羽(被稱為關老爺"guwan mafa",見於《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但與其說是清朝推廣,不如說是早就傳承自宋代以降的民間信仰影響。
回過頭說,清朝有無貶抑岳飛? 康熙年間曾用岳飛之言警示臣下("岳飛云: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康熙年間,民間在北京就有精忠廟、康熙亦賜予岳飛後代岳鎮九伴朝鑾駕和蟒服
雍正更將岳飛維持在歷代帝王從祀之列,紀載於《清世宗實錄》:
宋臣曹彬、韓世忠、岳飛、金臣斡魯、粘沒喝、斡離不

乾隆甚至跑去岳飛廟刻詞("惟爾公忠秉性,智勇超倫")賜匾、還寫了岳武穆論讚揚岳飛。
其他地方官員亦有修繕岳飛祠廟,著名的"秦檜跪像"亦是清朝地方修鑄;現今保存的旗人曲目《清車王府鈔本》還有一首《全掃秦》,也是讚揚岳飛痛罵秦檜的。

從這些例子來看,官方或許在較尊崇關羽信仰,但看來根本沒要刻意打壓岳飛地位的意思。所以在下以為,與其要說是官方刻意取捨,不如說關羽信仰本來就(因為某些社會、文化因素)較為昌盛,進而影響後續官方與民間信仰的走向;而岳飛地位雖仍被尊崇,但並不特別以信仰方式被人民流傳下來,如諸葛亮一樣有廟、一樣有說書文化加持、一樣有儒家喜歡的精神,但仍不會如關羽以神聖形象流傳。








作者: shen9999    時間: 2020-9-25 08:25 AM

歷代推行信仰,實則也有著打算,如關羽往往代表著忠義,所以推行他也就是往民間宣揚忠義的思想。
作者: 一狐狸一    時間: 2020-9-25 11:59 AM

shen9999 發表於 2020-9-25 08:25 AM
歷代推行信仰,實則也有著打算,如關羽往往代表著忠義,所以推行他也就是往民間宣揚忠義的思想。 ...
shen9999 當然一方面要在於知名度夠,關羽因為三國演義的緣故,但其他人有甚麼呢?就如濟公傳的宣揚度夠,所以也造就了濟公般!


在下回文跟本文也提到,其實不乏忠義思想代表人物,且知名度不輸關羽的,如本文舉例的諸葛亮(照樣也受說書文化影響,且唐朝還有入武廟);宋朝初期官方態度甚至是將武廟廢退的,因此對武人祭祀較不積極,仍不影響關羽信仰的發展。更何況此時都尚無三國演義,本文亦已點到"三國演義之前的宋、元,關羽信仰已然盛行"。
如您提到的濟公,其實也是南宋時期就已有大量神蹟與傳說,並將其他的鄉野傳說都套到濟公身上,要說信仰形成,很可能此時就已經逐漸成形;明代《南屏淨慈寺志》也紀載到濟公為官方服務,表達官方對濟公信仰的承認。但實際現在流傳的《濟公全傳》,卻是要到清朝才真的蒐集這些故事成書推廣。

另外如果認為其他人物沒有文化宣傳,也太過小看宋朝的說書文化。除了上文舉例的諸葛亮、早期說書文化中張飛不但在勇名上與關羽齊名,活躍程度更不輸關羽(甚至還有用張飛會用掌心雷等法術)、岳飛也從南宋就已有大量說書故事,當時有"張、韓、劉、岳"之稱。這些一樣都是知名、一樣可以代表忠義、一樣有大量說書文化,甚至如諸葛亮在唐官方地位還大於關羽。

要說知名度有沒有影響,當然是有的,關羽和您提到的濟公若無說書文化,想必其信仰亦不至於推廣至此。但在下的重點是,信仰的推廣與持續發展,怕不是簡單的一兩個因素就能道盡。官方想推,民間不見得會承認;民間喜歡,卻不見得能成為信仰;成為信仰了,又不見得能發展長久。當然在下於這方面亦非真的深入研究透徹,這樣的文化民俗現象若要解釋清楚大概都可以寫篇論文了。



作者: ha5821ha    時間: 2020-9-25 12:48 PM

我是覺得,關羽畢竟比岳飛多存在了接近一個千年(多了一千年蓋廟的時間),

除此之外,以清代來說,要蓋廟其實大概都是地方上的有頭有臉的人物主導,這些人都不是傻子,即使官方沒表態,他們也都會知道蓋岳飛廟的政治敏感性(皇族的祖先可是女真人啊),何況官方其實雍正就有表態,而乾隆時代的文字獄又那麼嚴重,"聖心難測",蓋廟後如果廟對聯被找碴,難保不會禍及妻兒

至於乾隆點評岳飛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善意的消費,乾隆大概也想讓人覺得他這個人大公無私,而岳飛剛好是他的最佳表現點,但乾隆的個性大概不允許其他人消費岳飛,今天如果有個臣下大力讚揚岳飛恐怕當場就被乾隆噹了,乾隆可能想說妳有什資格點評岳飛(如同他那些國寶只有他有資格蓋印章)(我看乾隆看到岳飛背後刺字大概也很有感,覺得自己到處蓋印章不夠看)


作者: shen9999    時間: 2020-9-25 01:37 PM

一狐狸一 發表於 2020-9-25 11:59 AM
在下回文跟本文也提到,其實不乏忠義思想代表人物,且知名度不輸關羽的,如本文舉例的諸葛亮(照樣也受 ...

諸葛亮從某方面來說或許忠義,但另一方面的代表則是權臣,相較於關羽的形象來說,也許就差了不少,且關羽於劉備起於微末時就跟隨,與諸葛亮透過三顧茅廬相比,又是差了不少,當然!這或許是我刻板印象的認知,,不過大家也就聊聊,無傷大雅~~
作者: 蝶飛龍    時間: 2020-9-26 04:28 PM

但奇怪的是為何只有關羽獨受尊純?
為何不是劉備, 不是張飛?

說到對劉備的忠誠, 張飛也是一路追隨劉備, 不離不棄.
作者: 一狐狸一    時間: 2020-9-26 05:17 PM

本帖最後由 一狐狸一 於 2020-9-26 05:50 PM 編輯
蝶飛龍 發表於 2020-9-26 04:28 PM
但奇怪的是為何只有關羽獨受尊純?
為何不是劉備, 不是張飛?

其實早期這些人物都有廟,以宋初的一些紀載(如太平御覽)來看,對庶民來說張飛、關羽,甚至趙雲都有相當地位。但為何唯獨關羽信仰一枝獨秀則眾說紛紜,就如眾多祭祀討海平安的神明,最後是媽祖出線,且擴展到日常生活的祭拜中。
有幾種在下聽過的說法,提供參考:
1.
關羽於荊州過世,而荊州玉泉山奉關羽為護廟之神,甚至有顯靈協助蓋廟的傳說。
陳光大中,智顗禪師者至自天台,宴坐喬木之下,夜分忽與神遇云:願捨此地為僧坊,請師出山,以觀其用 ... 唯將軍當三國之時,負萬人之敵,孟德且避其鋒,孔明謂之絕倫,其於殉義感恩,死生一致,斬良擒禁,此其效也。
侮慢者,則長蛇毒獸隨其後。所以俱神之靈,如履冰谷,非齋戒護淨,莫得居之

宋前荊州一地,除玉泉寺,亦有關廟、關三郎廟(關三郎其人為何未有定見,只確定與關與相關)等記載。可能一來荊州多戰事、人民需要精神依託;二來玉泉寺興旺,似乎出過不少著名高僧,因此相關傳說容易流傳;三來可能真的頗為靈驗,使得宋朝前的關羽信仰就已有初步的發展(但根據紀載,此時關羽神靈成分較高,似乎尚未真正成神聖)。

2.
關羽家鄉解縣有鹽池,可能常有災害或洪水,有許多相關神怪傳說(有說蚩尤作亂、有說蛟龍為禍)。可能關羽因為勇猛事蹟、加上本來已有相關信仰,被請來當作神將鎮壓。
由於是中央請張天師(張繼先)作法操作,而(根據傳說)結果靈驗,關羽至此獲得了中央加持(崇寧真君)成為神聖。
而後來其他地方的驅魔儀式,就會陸續看到請出神將關羽的紀載,藉由道教發展拓展到其他州郡。

3. 關羽籍貫山西,而山西出商人且宋朝商人活動開始蓬勃發展,對於家鄉出身的名人關羽較尊崇、商人遊走天下也易於推廣。有一說這是關羽亦為商神的原因。

4. 關羽有讀春秋等形象,因此包含了儒家氣質。因此不容易因武廟衰退而跟著被廢,在下不清楚年代,但"文衡聖帝"指的就是關羽,甚至因儒家形象而與山西孔子並列成為"關夫子",清代官方即將關羽與孔子合併為文武廟,表達了關羽信仰拓展範圍的頗大。

所以根據在下所列順序,佛、道、商、文等領域關羽都有辦法拓展,因而較為興盛。當然在下其實比較專注在三國歷史而已,也可能這些僅是見樹不見林,或許有更多更大的影響而在下未列出。




作者: 蝶飛龍    時間: 2020-9-26 06:02 PM

一狐狸一 發表於 2020-9-26 05:17 PM
其實早期這些人物都有廟,以宋初的一些紀載(如太平御覽)來看,對庶民來說張飛、關羽,甚至趙雲都有相當地 ...

也可能和三國演義有關.
有陣斬華雄, 秒殺文醜, 千里走單騎, 華容釋曹操等事加持.
反而張飛則沒有太多藝術加工.

補充內容 (2020-9-27 12:57 AM):
三國演義成書確是元末明初, 但三國的戲曲故事在隋唐之前已經出現.
但內容有沒有尊純關羽就不得而知.

作者: a5604604    時間: 2020-11-10 03:25 PM

關羽還有傳說黑的那面,本身完全不姓關,最以前是個鹽商,當時鹽商有點像黑道黑白兩面都要吃開。有次無法按時對政府交貨就被通緝跑路了,跑路的開始也就是神話的開始不過聽說那時候取老婆留鬍子紅臉也是當時,也在當時被官兵追捕時候情急之下稱自己關語。

所以黑道再拜這落跑祖師有兩個用意除了大義還有那麼一點江湖味,鹽幫也就是青州幫也就是青幫。黑道存在有它的意義,每次只要國家政治不好甚至影響到地下經濟時候都會被這股力量反噬。

作者: 一狐狸一    時間: 2020-11-10 04:55 PM

a5604604 發表於 2020-11-10 03:25 PM
關羽還有傳說黑的那面,本身完全不姓關,最以前是個鹽商,當時鹽商有點像黑道黑白兩面都要吃開。有次無法按 ...

幫補充來源:
關西故事載蒲州解梁關公本不姓關 ... 公聞大怒,仗劍徑往縣署,殺尹並其舅而逃。至潼關,聞關門圖形,捕之甚急。伏於水旁,掬水洗面,自照其形,顏已變蒼赤,不復認識。挺身至關,關主詰問,隨口指關為姓,後遂不易


三國人名因讀音(如簡庸)或因形勢改名(韓遂、令狐愚、陸遜等)甚至改姓的都大有人在。
不過關羽此說來源是清朝的《歸田瑣記》,同樣內容在《堅瓠集》亦有所載,當然都當傳說故事看看就好。



作者: 絕望的淚    時間: 2021-2-28 06:05 PM

當初的封神原來是追崇一些仁義或忠臣的心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ww313.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